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5年人才招聘

2025/02/21 10:42    阅读:

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5年人才招聘


优良学术生态与职业发展保障,实名事业编制和有竞争力薪酬,

住房配偶子女一揽子方案,“一人一议”高层次人才引进通道

12DC6E

广西高教先驱,学科门类齐全

广西大学坐落在素有“中国绿城”美誉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世界“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是广西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多、综合实力最强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创建于1928年,学科涵盖哲、经、法、教、文、理、工、农、、管、艺等11大门类,拥有1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7013E


学院底蕴深厚,师资队伍精良

广西大学新闻学教育始于1972年,是当时招收新闻学本科生的全国所高校之一。1986年获得新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当时全国只有个新闻学硕士点。2008年,从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分出单独成立新闻传播学院,2014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广西大学共建新闻传播学院,2018年更名为新闻与传播学院。是国内最重要的新闻教育组织--中国新闻教育学会13个常务理事单位之一,教育部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广西高校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中国新闻奖”报送单位和中宣部舆情信息直报点。

学院设有新闻系、广告与传媒经济、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系和播音与主持艺术系,设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4个本科专业,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点。

学院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51人,其中专任教师35人,非专任教师16人。专任教师中,7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8人,讲师11人。学院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820人,其中本科生567人,研究生253人,学院还与越南、泰国、老挝等东盟国家合作培养留学生。(以上数据截止20252月)

实验平台优越,学科特色突出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广西大学于2014年签约共建新闻传播学院。共建以来,先后建起了2.3万平方米的新闻学院大楼,投入3300万建成了“自治区级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下设融媒体中心、全媒体交互式演播中心、摄影摄像实验教学中心、报刊全媒体实验室、广播电视编辑实验室等12个现代化新闻实验室

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院构建起“一院四中心”,即以新闻与传播研究院为龙头,下设四个研究中心,包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东盟传媒与中国—东盟区域传播研究中心、广西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和气候与健康传播研究中心,对应学院四个学科方向,形成学科特色。

面向未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心怀“国之大者”,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守正出新,求真传美”为院训,努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法治意识和国际视野的“五有领军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建成学科布局合理、具有南疆地域特色的教学科研型新闻与传播学院为目标而努力

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学校和学院将共同为您提供脱颖而出的学术生态和条件保障提供优越薪酬福利待遇,为引进人才提供实名事业编制,为人才子女提供一流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等。

2D0E26



招聘专业领域

专业: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社会学类专业(传媒社会学方向);心理学类专业(传播心理学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数字媒体方向);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文化艺术传播方向);民族学专业(民族文化传播方向);国际关系学专业(国际传播方向)

领域: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新闻传播思想史;民族文化传播;国际传播;气候与健康传播;智能传播;数字广告;传媒社会学;传播心理学。


岗位类别、申请条件及支持政策

 、高层次人才

岗位名称

基本条件

学校支持政策






领军团队带头人

1.年龄一般不超过58周岁

2.具有正高级职称,具有博士学位。

3.具备战略科学家的能力素质,在国内外学术领域有重大影响力;视野开阔,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和深厚科学素养,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组织领导能力,能够带领团队赶超一流水平。

1. 按事业编制聘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优厚薪酬待遇、全周期服务保障,一事一议,提供可立即开展工作所需的科研启动经费。安排工作用房,配建专用实验室、研究生和助理。

2. 学校提供租赁住房约110平方米,或提供优厚租房补贴(按学校最新住房管理政策文件执行)。

3. 安置配偶工作:符合调动条件或具有博士学位者可入事业编制,其余编外聘用。

4. 安排子女学前及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提供优质中小教育资源。

学科带头人

1.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

2.具有正高级职称,具有博士学位。

3.在本学科领域开展原创性研究或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要标志性成果,或者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重要成果、做出重要贡献,能够带领学科进入国内一流行列。

1. 按事业编制聘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优厚薪酬待遇、全周期服务保障,一事一议,提供可立即开展工作所需的科研启动经费。安排工作用房,配建专用实验室、研究生和助理。

2. 学校提供租赁住房约110平方米,或提供优厚租房补贴(按学校最新住房管理政策文件执行)。

3. 安置配偶工作:符合调动条件或具有博士学位者可入事业编制,其余编外聘用。

4. 安排子女学前及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提供优质中小教育资源。

学术带头人

1.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具有博士学位。

2.在本学科研究领域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能够创新发展学科某个学术方向并起到引领带动作用。

1. 按事业编制聘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优厚薪酬待遇、全周期服务保障,一事一议,提供可立即开展工作所需的科研启动经费。安排工作用房,配建专用实验室、研究生和助理。

2. 学校提供租赁住房约110平方米,或提供优厚租房补贴(按学校最新住房管理政策文件执行)。

3. 安置配偶工作:符合调动条件或具有博士学位者可入事业编制,其余编外聘用。

4. 安排子女学前及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提供优质中小教育资源。

5. 未取得正高级职称的,直接聘为教授职称。

优秀青年人才

1.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具有博士学位。

2.具有活跃的创新思维、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突出的发展潜力,能够取得高水平、创新性的学术业绩。

1.按事业编制聘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优厚薪酬待遇、全周期服务保障,一事一议,提供可立即开展工作所需的科研启动经费。安排工作用房,配建专用实验室、研究生和助理。

2.学校提供租赁住房约90平方米,或提供优厚租房补贴(按学校最新住房管理政策文件执行)。

3. 安置配偶工作:符合调动条件或具有博士学位者可入事业编制,其余编外聘用。

4. 安排子女学前及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提供优质中小教育资源。

5. 未取得正高级职称的,直接聘为教授职称。


二、教学科研人才

岗位名称

基本条件

学校支持政策

教授(含预聘)

1.具有博士学位。

2.教授年龄不超过45周岁,预聘教授不超过38周岁。

3.教授应具有正高级或副高级职称任职资历,创新能力较强,发展潜力突出,能够取得创新性高水平业绩,通过学校教授职称评审。

4.预聘教授需先通过学校副教授评审,再评审预聘教授。

1. 按事业编制聘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优厚薪酬待遇,提供可立即开展工作所需的科研启动经费。安排工作用房,配备研究生。

2. 学校提供租赁住房约80平方米,或提供优厚租房补贴(按学校最新住房管理政策文件执行)。

3. 安置配偶工作:符合调动条件或具有博士学位者可入事业编制,其余编外聘用。

4. 安排子女学前及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提供优质中小教育资源。




副教授(含预聘)

1.具有博士学位。

2.副教授年龄不超过40周岁,预聘副教授不超过32周岁。

3.副教授应具有副高级或中级职称任职资历、博士后经历,创新思维活跃,通过学校副教授职称评审。

4.预聘副教授需先通过学校助理教授评审,再评审预聘副教授。

1. 按事业编制聘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优厚薪酬待遇,提供可立即开展工作所需的科研启动经费。安排工作用房,配备研究生。

2.学校提供租赁住房约60平方米,或提供优厚租房补贴(按学校最新住房管理政策文件执行)。

3.安排子女学前及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提供优质中小教育资源。


助理教授

1.具有博士学位。

2.年龄不超过35周岁。

3.专业基础扎实、创新潜力较强,通过学校助理教授评审。

1. 按事业编制聘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优厚薪酬待遇,提供可立即开展工作所需的科研启动经费。安排工作用房,配备研究生。

2. 学校提供租赁住房约40平方米,或提供优厚租房补贴(按学校最新住房管理政策文件执行)。

3.安排子女学前及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提供优质中小教育资源。


其他支持政策

1.自治区青苗人才普惠性资助:取得博士学位后首次来(留)桂工作、年龄不超过35周岁、与学校签订5年以上(含)工作合同、且在桂缴纳社会保险的人才,自治区给予生活补助和科研启动经费。相关政策详见:广西引进博士人才有关政策(http://rst.gxzf.gov.cn/jlhd/jlhdcjwt/rcdwjs/t17160184.shtml

2. 招生资格:引进人才均认定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

3.自治区高层次人才认定:如获认定广西壮族自治区高层次人才(每半年认定一批),另享受自治区支持政策。相关政策详见: https://www.gxrc.org/Home/Article_new?articleID=9824

4. 自治区重大人才项目:如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大人才项目,另享受自治区支持政策。相关政策详见:https://www.gxrc.org/TalentProject


招聘程序

常年受理人才岗位申请,根据工作进度学校每月组织一次集中面试评审(寒暑假除外)。

1. 个人申请。请将个人简历、广西大学岗位申请表发送到学院招聘联系邮箱(xwxy@gxu.edu.cn)。

2. 学院推荐。甄选和审查——课程试讲和学术报告考核——学院人事评审委员会面试评议——党政联席会议决议推荐。

3. 学校评审。校外同行专家学术评价(副教授、教授岗位)——学科群面试评议(每人20分钟)——学校人事评审委员会评审。

4. 办理入职入编手续(均为实名事业编制),签订聘用合同


联系方式

联系人及电话:胡老师,0771-3229855

简历投递邮箱:xwxy@gxu.edu.cn

邮编:530004

学院网址:https://xwcb.gxu.edu.cn

通讯地址: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00号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附件下载:1.广西大学高层次人才岗位申请表

2.广西大学教授岗位申请表

3.广西大学副教授岗位申请表

4.广西大学助理教授岗位申请表

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