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青春榜样|钟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022/06/03 13:08    阅读:

编者按

夏天和毕业如期而至,光阴犹如白驹过隙,携梦而来的学子,用时光写下青春的坚持与向往。毕业的离别不是终点,而是彼此怀揣着梦想,乘风破浪,奔赴下一段旅程的起点。过去的时间里,大家用汗水探索着这份叫“青春”的宝藏,大家都是青春最好的模样。

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官微特推出“青春榜样”栏目,带大家认识我院优秀毕业生学子,走进属于他们的西大时光。

本期为“青春榜样”第一期,让我们来听听2019级专硕班钟之的故事。


个人简介

钟之,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级专硕班,曾任广西大学校研究生会新媒体中心副部长。


获奖经历

文案作品《半条被子暖人心》获第13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文案类国家级三等奖;

视频作品《记·疫》获广西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作品类·微电影甲组”一等奖;

摄影作品《面朝大海·生活而已》、《记·疫》分别获评第七届全区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2020年全区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摄影作品征集活动二等奖、三等奖;

参与的《记·疫》团队获评共青团广西大学团委会主办的“奋斗·创新·奉献”微电影大赛一等奖;

“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2021年广西青年大学校党史知识挑战赛(线下)三等奖;

2020-2021学年度广西大学优秀学生(技能竞赛类)荣誉称号;

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寒假三个一活动先进个人称号;

2020年度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优秀共青团员


实践经历

个人独立发表论文4篇(含RCCSE核心 B+来源期刊);

曾参与省级课题项目《税务广播类公益广告创意与制作研究》,当前课题项目已验收并准予结题;

曾任广西大学校研究生会新媒体中心副部长,运营广西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主要负责推文编辑、作品拍摄工作,合计发表推文30余篇,总阅读量10+

曾参与湖南广播电视台与郴州市广播电视台多项任务。实习期间在湖南(夏季)乡村旅游文化节等活动中担任前期宣传,直播拍摄,素材收集,编导助理;

在湖南卫视《新春第一课》之新老接力版块节目负责村干部换届部分前期采访和后期分段制作专题片;

2020年初疫情爆发后,与郴州电视台记者前往抗疫一线拍摄采访,参与抗疫MV制作,作品《你最美》在芒果TV点击量破亿。随后,对疫情前后各行各业的故事进行了不间断地记录,独立完成纪录片《记疫》。个人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事迹在人民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把兴趣做成专业

钟之的父亲是电视台的编导,从小跟着父亲拍摄的他,在潜移默化间也逐渐喜欢上了纪录片。“记录”对于钟之而言,小到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大到记录这个时代的变迁。在小学时,钟之获得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台相机,受到父亲影响的他,上初中后便开始有意识地坚持记录,花鸟鱼虫、百态人生都储存在小小的相机里。这些点滴的素材在不经意中,为钟之开启纪录片之路打下了基础。在业余时间坚持了十余年的拍摄积累,让钟之在研究生阶段,坚定地选择了新闻与传播、广播电视理论与实务、纪录片电影相关研究方向。钟之坦言,读研后,之所以选择新传和纪录片方向,就是为了利用多年积累的素材,做出好作品,达到好的传播效果。

在钟之看来,新闻与传播是一个需要结合理论与实操的专业。在理论学习方面,认真读书、观看影片、用心思考,让钟之对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理论认识更加深入,自己的论文写作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与此同时,在实践方面,钟之表示,自己的拍摄技术不断熟练和精进,在作品创作时更注重故事表达,情感传递,以及如何引起受众共鸣。

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层面上,钟之强调,我们要学会运用好的理论来指导作品的创作,同时意识到好的作品能衍生出新的创意理论。这对于理论创新和作品创作来说,会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在专业课学习、实践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平衡中,钟之在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的同时,从未曾落下学习的进度。对此,钟之表示,要学会分清主次,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同时做好所有事情,必要时要学会取舍,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同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学会放松。


对未来的畅想

对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热爱,让钟之决定,在毕业后选择专业对口的就业方向,同时他希望能在工作中继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钟之说道:“工作之外,我也会着手纪录片电影的创作,参加国内外电影节,争取有所收获。”


寄语

在专业上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兴趣。对专业创作充满兴趣就不会把它当做一个任务去完成,从而因遇到困难而感到痛苦。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影视欣赏和创作学习的过程,是一种从其中感受人生百态,品味影片与生活故事的过程。毕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让我们继续扬帆起航,筑梦飞翔。


文字/肖萌 梁颖贤 钟之

图片/钟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