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青春榜样| 优秀毕业生梁佩雯:心向远方,笃定前行

2022/07/19 22:46    阅读:

712日上午1030分,我院邀请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潘可武作题为《摄影形态变迁:一种媒介的视角》的讲座。本次讲座在西报告厅举行,由学院副院长王辉主持,我院30多位学生到场聆听。

图片

讲座现场


教授简介:

潘可武,中国传媒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员,《现代传播》副主编。主要研究影像美学与视觉传播,开设《视觉传播》等课程。著有《镜界电视剧的视觉传播》一书,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电视剧传播中视觉形式动力机制研究和北京市社科基地项目媒介生态视野中的首都艺术影院发展策略研究等课题。

讲座伊始,潘可武教授以广西左江花山岩画和《富春山居图》为例,引出了媒介与艺术形态的关系,后介绍了媒介与艺术形态变化的历史。他表示媒介特质决定了媒介艺术的形态与传播接受机制,也制约了某一类型艺术形态的发展。

图片

我院师生现场听讲


接下来,潘教授分五个部分详细地介绍了摄影艺术与媒介。潘教授引用图片介绍摄影历史的同时,也举出了摄影的优势和弊端。紧接着,他从幻灯片与幻灯机、照片与电视、摄影的数字化及摄影技术与移动互联网四个方面对摄影艺术与媒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分析的同时,潘教授特别提到了技术发展带来的教育普惠,他表示技术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摄影的发展,还帮助了摄影教育的发展,使实现教育公平成为可能。

讲座的最后,潘教授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对摄影技术的变化进行分析, 向同学们展示了摄影艺术多元而又动态的形态。

在交流提问环节,21级专硕石鲜鲜同学向潘可武教授请教,“2022年的世界新闻摄影奖欧洲组别的冠军作品是用电脑合成影像产生的,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潘可武教授指出,在现代社会,人对美的认识一直在变化,对新闻真实的认知也在发生变化,对于照片处理的容忍度也一直在变化。而真实性属于人类认知范畴,如果事件是真实的,人们也认同其真实,那么运用媒介技术对其进行合理加工就是获得认可的,这也是权威性摄影比赛中一个与时俱进的观念。

图片

21专硕石鲜鲜同学向潘教授提问


图片

21专硕赵云梓同学向潘教授提问


潘教授对21级专硕赵云梓同学提出的,现在小米和徕卡已经进行了合作,未来会不会是手机摄影的天下问题进行了解答。他认为现代社会,手机正在向专业化推进,已经有不少广告都是由手机完成。它不仅能让我们的生活审美化,它也能往专业化发展,所以说叫手机的天下。手机它就是我们摄影形态的一部分。潘教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进行了详细的回答,同学们听完都表示受益良多。


图文/阳乙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