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第三届“中国—东盟传媒与新闻传播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 分论坛圆满落幕

2025/10/21 08:46  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阅读:

10月18日,由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南宁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广西财经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联合主办,广西大学东盟传媒与中国—东盟区域传播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三届“中国—东盟传媒与新闻传播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大学举办。

18日下午,研讨会顺利举行了四场平行分论坛,来自多所高校的学者们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时代中国—东盟传媒变革、新闻传播教育创新、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及多领域创新合作等关键议题,各抒己见、深入研讨,既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也凝聚了发展的共识。

第一分论坛由广西财经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李杰锋主持,广西财经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覃哲担任评议人,16位参会者围绕“人工智能时代中国——东盟传媒变革”主题作精彩发言。分论坛选题兼具现实洞察与问题意识,发言从新闻理论变迁、新闻业务实践、传播机制、在地化等多元维度切入,通过内容分析、深度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研究及应用发展,系统揭示了人工智能时代中国——东盟传播在成果现状、风险挑战与发展革新层面的立体发展逻辑。他们认为,在身处国际传播前沿的广西媒体应该积极适应当下复杂多元的传媒环境,重视用户需求,将技术、文化与制度三者进行深度融合,构建适于当下的传播格局,健全算法相关治理体系,应对风险挑战,有效提升传播效果。评议专家逐一进行了评议,指出以上研究的现实意义、针对性强等闪光之处,同时点明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

第二分论坛由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万益杰主持,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教授吴兰担任评议人,16位参会者围绕“人工智能时代—东盟新闻传播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改革”主题作精彩发言。分论坛选题聚焦人工智能时代东盟新闻传播的现实与问题洞察,集中探讨东盟新闻传播实践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机制。发言超越既有框架,从周边传播实践、智能传播、文化传播、县级融媒体人员管理机制等多元维度切入,通过在地化理论、周边传播理论、个案分析法等多样性研究视角,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时代下,东盟新闻传播实践、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改革的新路径。他们认为,地方城市,尤其是边境城市在东盟传播过程中承担关键角色,需要重视其在周边传播过程中的策略升级、渠道拓宽、人才管理机制优化,有效推动在东盟传播实践中的教育创新和人才培养改革。评议专家逐一进行了评议,指出以上研究的学科前沿性、创新性以及研究视角的多样性,同时点明部分研究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以及对比研究视野上存在的问题,并分别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

第三分论坛由南宁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林秀梅主持,南宁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黄鸿业进行评议,13位参会者围绕“人工智能时代中国—东盟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及人才培养”主题作精彩发言。分论坛选题紧扣时代脉搏与区域合作需求,发言从话语建构、媒体呈现、人才培养、法规适配、技术赋能等多元维度切入,通过挖掘《联合早报》《雅加达邮报》《南洋商报》等境内外媒体史料、分析知乎等网络平台话题、对比中外高校课程设置等方式,系统探讨了人工智能背景下中国—东盟国际传播的实践路径、话语逻辑、人才培养模式及跨境合作困境。评议专家黄鸿业教授对各位发言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点评,重点肯定了研究话题的新鲜性、内容的翔实性以及选题所蕴含的现实关怀,同时也客观指出部分论文在概念界定的清晰度、案例分析的深度、样本选择的代表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在评议结尾特别强调了广西在中国—东盟国际传播中的独特区位优势与重要战略地位,为后续研究的完善与深化提供了明确指引。

第四分论坛由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刘晓慧主持,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校外合作导师、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蒋凌昊进行评议,14位参会者围绕以“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与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主题作精彩发言。分论坛选题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如何促进中国—东盟在传媒、教育、文旅、健康等多领域的合作展开了深入交流,发言内容既涵盖了人工智能赋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公共话语构建等宏观战略路径,也聚焦于校政媒协同机制、区域“AI+文旅”实践、跨境健康传播等具体实施案例,体现出研究视野的广度与深度的有机结合。他们认为,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了中国—东盟在人工智能与合作传播交叉领域的研究图景,不仅在理论层面构建出“从工具到话语”“从人才培养到认同建构”的多维路径,也通过案例库建设、产业学院、电影文化周等实践,为区域协同发展与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可操作的实施框架。评议专家逐一进行了评议,充分肯定了以上研究的多元视角、扎实的文献基础与恰当的理论运用,并鼓励研究者积极投稿、进一步参与学术对话。同时,也指出部分研究在内容书写上仍有细化与深化的空间,应更加注重研究的时效性与成果的落地实施性,并分别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

分论坛上,参会者研究成果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从多元维度剖析了中国—东盟传媒与新闻传播领域的现状、挑战与机遇,为区域传媒融合发展、教育改革升级、国际传播提质增效及多领域协同合作提供了丰富的学术思路与可行路径。评议专家们精准地点评修改建议,不仅助力参会者完善研究成果,更推动了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规范化与深化发展。

此次分论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搭建了中国—东盟传媒与新闻传播领域的学术交流桥梁,强化了相关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学术联动。未来,期待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持续汇聚各方智慧与力量,深耕人工智能时代中国—东盟传媒与新闻传播相关研究,将学术成果转化为推动区域传媒发展、教育创新、国际合作的实际动力,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注入更为强劲的传媒与学术动能。


图/新媒体中心

文/李秋璇 杨易铮 魏香港 陈胜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