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新闻系与教工第一党支部联合开展国际传播专业教育教学专题讨论会

2025/11/20 12:23  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阅读:

2025年11月18日下午,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与教工第一党支部联合举办基层教学组织讨论会,会议以“提升面向东盟的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力,赋能新闻专业教学”为主题,在学院505会议室顺利召开。会议由新闻系副主任龙强主持,教工第一党支部多位党员教师积极参与并发言。

会前,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副书记黄家圣重点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中关于新闻学专业相关的问题展开,例如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完善国际传播体制机制、加强区域国别研究、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激励各位同志深入学习、认真领会,用更高的思想站位推进学科发展。

副系主任龙强首先介绍了目前新闻系面向东盟的国际传播相关课程的开展情况,探讨了新闻业务教育与国际传播融合的路径与思考。他指出,当前新闻系开设的《国际传播》与《东盟传媒研究》等课程体系仍有待丰富,应充分发挥学校和学院的战略优势,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系统推进国际传播专业教学建设。

在自由交流环节,与会党员与教师围绕课程建设、育人模式、联合科研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王仕勇院长围绕课程整合与科研发展规划两大方向进行分享。他指出,新闻与传播学院作为学校“亚特带、东盟、海洋、边疆民族”四大办学特色的支持单位,应进一步强化学科特色,将东盟作为方法,整合区域国别学、边疆传播等知识体系,增强学科动能。

李庆林教授强调,东盟传播是新闻系发展的重点方向,应在教学育人和科研规划等方面有意识地加强引领作用。他建议增设东盟相关课程,拓展学生实践机会,同时鼓励教师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加强与东盟地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提升东盟传播方向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张明副教授高度评价本次研讨会主题,建议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开展跨文化传播实践,他以自身教学经历为例,指出要在新闻业务层面鼓励学生发挥个体传播的效用,积极与国际学生开展交流与合作。

李时新教授认为,东盟传播领域前景广阔,值得各位在思想上给予特别关注。他强调,通过在日常教学中融入与东盟相关的知识点、风俗习惯和文化元素,可以有效地向学生普及有关东盟的知识,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还能增进他们对东南亚地区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为将来可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汪苑菁副教授对国际传播范式与传统新闻学范式的衔接进行了深入反思。她指出,当前的关键挑战在于寻找二者之间的有效结合点,既要保留各自的优势,又要能够形成独特的特色。

苏华副教授建议在新闻业务课程中适当加入东盟的案例内容,并考虑采用更合适的表达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国际传播的相关知识。通过引入具体案例,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升他们在国际新闻传播领域的专业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青年教师也积极发言。黄家圣期待未来能够促进学科交叉,推动区域国别学与国际传播的有机结合,为课程内容提供更为扎实和多元的内容支撑,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对外战略需求。高冬娟期望进一步加强东盟知识普及教育,支持教师深入东盟开展交流和调研。

此次会议为新闻系的党员与教师优化国际传播专业教学理念、形式和方法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宝贵思路,未来将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国际传播领域的新需求,立志为社会输送更多具备国际视野和传播能力的专业人才。


文字/黄家圣

图片/高冬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