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杨名宜副教授团队在CSSCI期刊《当代传播》2024年6期上发表了题为《技术赋能的出海之路:虚拟偶像的准社会交往研究》的论文。该研究得到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创新与未来实验平台主任喻国明教授的指导。论文第二作者为我院2023级新闻传播学硕士生董佳宜。

该论文基于虚拟偶像鹿鸣的YouTube账号研究,探讨了虚拟偶像技术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研究发现,虚拟偶像技术能够降低传播壁垒,促进文化互通。一方面,其高度仿真且契合中外审美共性的形象设计,以及融入亲近性因素的迷因类内容,有助于消解海外受众的抵触情绪,为情感交流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虚拟偶像具备强关系属性,在技术赋能下能够回应受众的想象,并优化交互方式,从而构建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随着受众对虚拟偶像的准社会交往关系的建立,其对中华文化的接受度和认同感也随之提升。论文结合技术可供性理论,旨在为虚拟偶像的国际传播赋能。
本论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广西-东盟跨境电商网络营销数字化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阶段性成果,曾获“2024第八届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大连论坛暨第二届东北亚文明对话论坛”二等奖。
近年来,杨名宜副教授深耕人工智能虚拟数字人研究,在《当代传播》《新闻与写作》《编辑之友》等期刊发表相关论文6篇,知网统计引用次数252次(2020年至今),其中第一作者论文被引用93次。2024年在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专著《虚拟偶像生成与接受的互动关系场域研究》。
杨名宜副教授还主持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项目、自治区教育厅科研项目各1项。曾荣获第九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广西赛区)优秀指导教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