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力”托起新闻梦,“五有”育时代新人 | 记第十三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雷圆媛老师

2022/05/28 22:03    阅读:


个人经历

雷圆媛,女,汉族,中共党员,19837月出生,法学硕士,讲师,国家职业指导师,教育部国内访问学者,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杰出人才支持计划(第一批)骨干教师。2005年起连续17年从事辅导员工作,曾任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书记,20221月任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她先后承担《大学生心理素质与生涯发展》《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教学任务,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部省级课题5项(结题2项)、厅级课题2项,参与10项省部级课题,在核心期刊和中宣部主办刊物上发表3篇文章。荣获广西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优秀党员、广西高校优秀共青团干部以及全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全区高校就业指导课讲课比赛一等奖等各级各项荣誉38项。

工作思路

结合广西大学提出要培养“五有”领军型人才,即以新时代有社会责任、有法治意识、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有国际视野的领军型人才为培养目标,雷圆媛老师敏锐地将新闻人的“四力”要求和学校的“五有”领军型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运用自己思政、新闻双专业背景的优势,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引,强化学生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帮助学生以深厚的“四力”托起新闻梦,努力为党和人民输送青春向党、扎根人民、力行实干、奋发有为的新闻传播时代新人。

(一)用“脚力”追梦,在“社会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每一个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行囊中,都装着一个“新闻梦”。这些年来,雷圆媛老师把实践和基层当作最好的社会大课堂,引领学生练就一双新闻人的“铁脚板”“泥腿子”,培育学生成为具有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

她从实践活动入手,和学生们用脚步丈量着八桂大地。连续六年带领学生深入基层,前往边境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开展“延安红色新闻溯源之行”“发现美,传播美”等社会实践活动。在一次前往国家级贫困县——百色市那坡县者仲村者仲屯开展黑衣壮民族文化传播调研过程中,雷圆媛带领学生团队深入桂西南边陲,在几乎没有通讯信号的者仲屯里,用镜头和笔尖传播着大山里的黑衣壮文化,开展扶贫宣传工作,活动获中新社等媒体报道。在返程路上,不想车队在山区险遇落石。眼看山路越走越窄,她身先士卒,走在实践团队的最前面,带领新闻学子用行动,诠释着新闻“四力”中“脚力”的内涵。

她常常说,新闻学生只有置身社会大课堂,采撷有温度的素材,讲出有灵魂的故事,用冒热气、沾泥土、带露珠的作品记录社会、反映民生。在她的引导下,累计3000多人次赴广西崇左、那坡、灵山、靖西等祖国边陲地区开展新闻实践,评选出300多篇优秀调研报告,在央级媒体上发稿30多篇,部分报告和作品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在全民抗击疫情期间,她巧用新媒体,在学院微信公众号平台搭建“声援战疫,西大新闻学子在行动”栏目,通过朗诵、报道、视频等方式宣传抗疫先进事迹,以声传情、声援灾区、声动人心。在她的带动下,上百名学生参与防疫志愿者工作,学生的先进事迹被人民网、光明网、学习强国等媒体报道,多名学生获贵港市、贺州市等地市的优秀防疫志愿者称号,真正让学生“进基层、懂国情、长本领”,在新闻实践中追梦。

(二)用“眼力”逐梦,在读书学史中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作为未来的传媒人,新闻学子练就一双“政治慧眼”是关键。雷圆媛老师紧紧围绕新闻传播人才的“铸魂工程”,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穿到育人全过程,在读书学史中正新闻观、树新闻魂,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

利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广西大学共建新闻学院的契机,雷圆媛敏锐的抓住新闻学子的铸魂工程,依托“开放式读书活动”,打出系列“组合拳”:她组织开展了全区大型文化精品项目——开放式读书活动,以开放式课堂、开放式读书、开放式活动、开放式考核的方式,面向全院学生发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国共产党简史》等5000余册书籍,引导学生自发开展了1000多场小型读书会,覆盖面近40000余人次,评比产生近2000篇优秀读书报告;她抓住碎片化阅读时代的特征,将读书活动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线上阅读心得展示活动,线上互动区高达7000多条评论;她言传身教、敢于亮剑、化身主播,录制从湘江评论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到延安去汲取力量,不断前行等主题的广西大学《辅导员说》,将四史学习教育网络化,打造富有特色的理论微宣讲平台,为学生提供有思想、有内涵的线上学习资源。

在她的带动下,学生们在读书学史中,纷纷告别“低头族”,啃起“大部头”,实现从“要我读”到“我要读”的喜人转变。在她的引导下,学生们走入演播室,发挥专业优势录制以“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为主题的微视频。徜徉在广西大学的校园里,常常可以看到学生们在课堂内、草坪上、活动中、寝室里自主阅读和热烈讨论。一时间,读书成为校园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雷老师,谢谢您,让我走出网游,重拾书本,重拾我的新闻梦!”“在阅读原著中,我享受到了读书乐趣!”看着一条条信息,雷圆媛心里乐开了花。

(三)用“脑力”筑梦,在学术研讨中培育学生创新精神

“脑力”是新闻工作的总指挥,提升“脑力”,首先要立足思想高地,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具有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

雷圆媛老师通过组建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小组,引导学生自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16篇党的领导人的新闻工作重要论述,围绕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先后举办1000余场读书研讨会;通过举办水塔沙龙学术交流活动、协助领导创建全国高校首个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书屋、主题视频制作、小组兴趣研讨等手段,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做一名有思想、有深度、有创新的未来新闻记者。三年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原著阅读小组从最初的1个组共13人,发展到22个组,共计163人,其中也有不少来自其他学院的学生。她组织学生在新浪官微上发起“今天你读马克思了吗?”的原创话题,讨论量达7000多,阅读量共计520余万。前不久,原著阅读小组的首批组员毕业后发来信息:感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原著阅读小组带给我沉甸甸的知识,我考入央视啦!

她以赛促教,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活起来,练就拨云见日的功夫。她指导学生发挥专业所长,用镜头和文字捕捉生活的美、身边的善,用心调查研究,沉淀专业作品,终获全国大学生艺术作品展演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一等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银奖、广西赛区金奖、银奖;所带学生的学术项目获中国科协立项。她言传身教,在提高自身科研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加入其主持的两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题的省部级课题,培育学生学术思维,不断提升学生的学术能力。

(四)用“笔力”圆梦,在新闻采写中拓展学生多元视野

雷圆媛老师常常说,新闻人应该不断增强笔力,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既要顶天也要立地,既要写“沾泥土”的文章,也要培育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法治意识的时代新人。

于是,她积极引导学生拿好手中的笔和镜头,开展新闻采写,传播中国故事。她连续7年为中国东盟博览会输送学生小记者,引导学生参与东博会对外宣传刊物《东盟快报》的采写编发任务,让学生树立面向世界的正确立场和国际视野。2016年,人民网广西频道与广西大学共建广西首个新媒体实验室。作为指导老师,雷圆媛组织学生参与人民网中央厨房、舆情监测、两微一端等项目,投身主流媒体,弘扬正能量。

雷圆媛老师积极倡导学生参加人民网舆情小组,五年来引导学生协助人民网撰写《舆情简报》达一百余篇,为广西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舆情监测、研判等服务,遵循新闻道德法规,为广西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在她的引导下,新闻学院的学生担当起校园媒体的主心骨,成为校园里弘扬正能量,传播好故事的生力军。五年来,在校学生累计在人民网等主流媒体上发表5000多篇文章,通过新闻采写开拓视野、实现新闻梦,成为党和人民的好喉舌

育人实效

(一)站稳立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育成效显著

在雷圆媛的引导下,新闻学院的学生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定信念。她引导学生利用校园广播开设《党史上的今天》《党史故事》专栏,从2021321日至71日面向全校师生播出100期和100个党史故事。她所带班级学生参加《中国妇女报》组织的100名女大学生讲述100个党史故事。在全国十佳高校思政网站——“雨无声上,雷圆媛组织学生录制青年说吧”“君武青年等微视频。锻炼实操能力的同时,熔铸党史教育和思政教育,学生在实践中收效颇丰。

同时,雷圆媛还注重引导学生参加校外的新闻实践,真正投入到一线的报道中去。她所带学生参加了教育部高教司录制《红色文物青年说》系列微党课,并在央视巡回展播;她指导学生在《当代广西》等媒体上录制十余期“精神谱系”的微党课,点击率破万。据统计,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满意度达90%以上,毕业学生遍布广西区内外主流媒体,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成为广西宣传系统上的一支排头兵队伍。

(二)推广运用,“开放式读书活动”成为品牌

她通过实施开放式读书活动,学生覆盖面近5000余人次,评比产生近2000篇优秀读书报告。雷圆媛善于推广,多次向中宣部、团中央、团区委领导讲解介绍读书活动并获肯定。活动作为典型得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发文向全区各大新闻院系辐射式推广。雷圆媛撰写的《激起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一池春水》获中宣部主办刊物刊登;获全国新闻与传播学教学创新项目奖和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育人成果得到同行和专家的认可。她参与实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校园活动获中宣部三教办作为典型经验向全国推介。近7年,全国共有50余批次的同行到学院参观、参与该活动,在全区高校新闻院系中发挥了极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在全国新闻院校中也获得一定的认可。

(三)反哺社会,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2016年起,雷圆媛每年连续选派优秀学生到国家级贫困县开展支教活动,累计支教服务时间长达43000小时,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奉献青年力量,她指导的学生团队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称号,所带学生的支教事迹入选广西共青团最美青春故事。她指导研究生团支部获全区五四红旗团支部,两次入选团中央、团区委开展的活力团支部建设单位。她指导的10余名优秀学生被推选参加了广西青年马克思主义工程培训班。她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以赛促教,增强学生创新思维。近年来,在她的沁润下,涌现出一批优秀学生:2019级学生黄皓阳成为了广西首位“00”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2017级学生梁淑靖参加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2017级学生唐启航成为广西首个青年大学习的主持人等等。雷老师,谢谢您让我进入新媒体实验室学习锻炼,我考入人民日报社啦!”“雷老师,我们的创业项目得到落地啦,感谢你的指导!看着学生们毕业后发来的感谢信息,她常自言自语说:这就是一名辅导员的幸福吧。

经验总结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是提升辅导员职业“含金量”成功之道

在高校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如何协调形成合力机制,是改革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目前“课程思政”的难点。辅导员主动将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专业教育中,将是学生工作激活力、创新力、服务力、战斗力的生动体现,也是提升辅导员工作“含金量”的成功之道。

(二)强化“四史”学习教育是辅导员与学生共成长最好的注解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四史”学习教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年轻的辅导员和年轻的学生都需要在其中接受到生动深刻的教育。辅导员带头学史讲史,学生学史懂史,传播中国好故事,以此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三)用好用活新媒体,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好方法

辅导员既要坚持以往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又要在探索新媒体运用上下功夫,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空间的创新拓展。辅导员有效运用新媒体技术,有利于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获奖情况

个人奖项

自治区级奖励

1.2019年自治区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2. 2019年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杰出人才计划骨干教师。

3.2021年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

4.2019年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报告一等奖。

5.2019年全国大学生互联网+省级银奖,指导教师。

6.2018年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学习党的十九大征文比赛三等奖。

7.2017年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8.2021年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9.2017年自治区大学生艺术作品展演朗诵作品类、二等奖,指导教师。

10.2017年自治区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

11.2012年自治区高校就业指导课比赛一等奖。

12.2010年自治区高校优秀共青团干部。

13.2010年自治区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

14.2009年自治区大学生艺术作品展优秀指导教师。

校级奖励

1、广西大学优秀辅导员称号(3次)。

2广西大学优秀专职团干称号(7次)。

3.广西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4.广西大学优秀班主任称号(4次)。

5.广西大学就业先进个人称号(3次)。

6.广西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

7.广西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8.广西大学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9.广西大学本科评估先进个人称号。

10.广西大学军训优秀指导员(2次)。

指导学生获奖

国家级奖励

1.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2.开放式读书活动获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创新项目奖。

3.全国大学生艺术作品展演二等奖(两次)。

4.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一等奖。

5.全国高校共青团活力团支部建设单位。

自治区区级奖励:

1.广西五四红旗团委。

2.广西五四红旗团支部。

3.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广西赛区银奖(两次)。

4.广西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成果奖。

5.广西高校三下乡重点团队项目。

6.广西大学生艺术作品展演一等奖(两次)。

7.广西学生艺术作品展演二等奖。

校级奖励

1.2014-2021年,指导所在团委连续8次获得广西大学五四红旗团委。

2.广西大学团委工作重点项目。

3.多次指导学生班级获广西大学先进班集体、广西大学五四红旗团支部、广西大学十佳团支部。

4.所带学生多次获广西大学十大团员标兵、优秀学生、优秀党员、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转载自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站


图片/雷圆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