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一段历久弥新的精神名片。他身上的优秀品质犹如一盏启明灯,为人们指明着前进的方向,引领着人们积极进取、不懈奋斗。3月22日晚,“雷锋精神扬,青春志愿行”——“青春思享荟”系列主题沙龙活动在广西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青年之家。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书记刘梦娟,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本科生30余人参加活动。

全体与会人员合照
青年学子要做新时代的“螺丝钉”,传递出新时代的“好声音”,这也正呼应着我院的院训“守正出新,求真传美”。会上,我院学生阿西木江·麦麦提、唐子涵、李路怡、赖潘婷、颜婷、杨凯淇、何语心7名青年志愿者代表结合自身志愿服务故事,分享志愿服务体会,传递志愿服务精神与青年担当。

全体与会同学积极参与讨论分享
2023年,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下文简称:学青会)在广西成功举办,我院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涌现了许多优秀志愿者代表。

播音201班唐子涵同学发言
播音201班的唐子涵就是在学青会岗位上矢志奉献的一枚闪亮的螺丝钉,他分享了在乡村振兴和学青会志愿服务的故事,并表示将继续保持“小青芒”的良好作风,把更优质、更专业的志愿服务带到全国各地,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新闻211班阿西木江·麦麦提(左二)发言
脱下“橄榄绿”,成为“小青芒”。新闻211班的阿西木江·麦麦提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一名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青年,在学青会志愿活动中和各民族同学团结协作完成各项工作,和广西电视台到青运村直播运动员们生活保障情况的事迹得到了光明日报等多家权威媒体的关注。他表示未来继续参加志愿活动,发扬好雷锋精神,不断地用行动影响和帮助他人。

23专硕何语心同学发言
23专硕班的何语心用“心动、克服、团队、担当”总结她参加学青会的志愿活动心得,并表示新时代的志愿服务工作不仅要紧跟榜样脚步,聆听时代声音,响应党的号召,还要做好一枚闪闪发光的螺丝钉,跳出个人的局限,着眼大局、把握大局、服从大局、服务大局,为全局形势、整体利益而努力奋斗,确保大机器的正常运转。
在过去的一年,新闻与传播学院学子们参加各种各样的志愿服务活动,用行动践行新时代的雷锋精神,诠释青年学子的使命与担当。

23学硕李路怡同学发言
23学硕班的李路怡是一名支教志愿者,她分享了参加校研究生支教团在百色市那坡县支教的经历。她表示作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时刻铭记感恩,铭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并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工作和学习,去奉献爱心,去感受人间的真善美。

新闻231班赖潘婷同学发言
新闻231班的赖潘婷则分享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的经历,她表示雷锋精神照耀了一代又一代人,未来将继续学习雷锋精神,向外辐射正能量,帮扶他人,用奉献、奋斗、忠诚、热情等品质充实自己。

新闻231班杨凯淇同学发言
新闻231班的杨凯淇分享了在家乡中医院开展志愿活动中帮助老年人的经历。她表示,我们是时代的新青年,应该发扬青年志愿精神,积极主动地帮助老年群体破除社会发展给他们带来的孤独感、失落感。

新闻211班颜婷同学发言
新闻211班的颜婷是铭恩志愿服务队策划部部长,她动情地分享了在开展智慧助老志愿服务活动中的意义和收获,深有体会地表示,只有脚踏实地,深入其中的人,才能做好服务。

刘梦娟老师总结讲话
青年志愿者代表分享交流结束后,团委书记刘梦娟老师总结说,本次主题沙龙活动非常成功,青年志愿者代表分享的故事真实感人,展示了青年志愿者们走深、走实,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到需要帮助的地方无私地奉献青春之力,充分体现了新闻与传播学院学子们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与责任担当,希望同学们把志愿服务精神融入学习和生活当中,传承和发扬好雷锋精神,争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向雷锋墓敬献花篮和参观雷锋纪念馆时强调,学习雷锋精神,就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在自己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本次青春思享荟成功举办进一步激发了我院学子对志愿服务的热情,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同学们一致表示将继续传承雷锋志愿精神,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文字/王爱钰
图片/吴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