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全育人 - 正文

传颂百年伟业,书写时代辉煌: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与新闻实践研讨会在广西大学举行

2021/05/24 16:18    阅读:

 


  筚路蓝缕建伟业,百年风华正当时。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522-23日,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广西大学联合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 60 余所高校的新闻院系和研究机构共同主办的“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与新闻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大学举行。研讨会上160多位专家学者欢聚一堂,回顾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百年来的光荣传统,探讨百年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与新闻实践的精髓,梳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的形成发展过程,使得研讨会成为一场学党史、忆传统、思初心、向未来的新闻学术盛宴。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河南省委原书记徐光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广西大学党委书记刘正东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自治区电影局局长崔佐钧,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副秘书长兼新闻传播学学科召集人、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郑保卫,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国内工作部主任殷陆君,广西广播电视台台长满昌学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研讨会开幕式由广西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田利辉主持。教育部社科委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给研讨会发来贺信,祝贺研讨会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

大会开幕式现场


徐光春主任在会上做了题为《怎样学习研究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旨报告。他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百年发展及贡献,提出了新时代新阶段坚持好、研究好、践行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五点建议:一是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二是真正学通、弄懂、做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主要精神和内容;三是要把重点放在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新闻观的重要认识上来;四是善于识别、批判、抵制西方新闻观的错误影响;五是要把握新形势,分析新情况,研究新对策,在破解当前新闻舆论工作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新发展。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徐光春作大会主旨报告


刘正东书记代表广西大学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他简要回顾了广西大学的发展历史和标志性成就介绍了广西大学新闻传播教育方面的建设历程。他指出搞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研究、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实践一直是广西大学的办学传统与优势。他表示本次研讨会在广西大学隆重举行,是新闻传播学术界庆祝建党百年的一件大事,是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大创新举措。热切期盼各位领导和专家在这里奉献更多的精彩成果,为广西大学教学与科研提供宝贵的指导。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广西大学党委书记刘正东致辞


崔佐钧常务副部长在致辞中表示,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大力培养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传媒行业创新发展的新闻传播后备人才,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从2014年起连续六年多一直开展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工作目前已与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内的全区15家高校新闻学院开展部校共建实现全覆盖取得良好成效。从去年开始,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在部校共建工作中探索实行“项目制”,今年重点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面小康等重大主题,围绕媒体深度融合、面向东盟的国际传播、增强“四力”教育实践等重点方向,侧重于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研究,择优筛选项目,精准投放经费,这些措施推动了自治区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崔佐钧致辞


郑保卫院长在致辞中表示,回望历史在长达一个世纪波澜壮阔的斗争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新闻事业作为强大的思想武器和重要的政治阵地”,用以传播文化启蒙思想宣传真理唤起民众组织斗争抗击敌人夺取政权改造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国家推进改革富民强国始终在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和人民翻身不懈奋斗在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努力工作。他指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总结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百年来的光荣传统概括百年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核心与精髓揭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的形成发展过程是献给党的百年华诞的最好礼物。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副秘书长

兼新闻传播学学科召集人,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郑保卫致开幕词


开幕式后,举行了大会主题报告,由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本乾主持。专家学者们聚焦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与新闻实践主题回顾历史追述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新闻实践工作建言献策加油鼓劲。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新闻传播学学科教指委委员、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本乾主持大会主题报告

 

《深圳特区报》原总编辑、《东方风来满眼春》作者陈锡添在主题报告中分享了他1992年采访邓小平考察深圳写作《东方风来满眼春》一文的感悟和体会。他认为,做好新闻舆论工作,记者一是要有大局意识,二是要有责任感,三是要有扎实的业务功底。他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石破天惊,振聋发聩,意义非常重大。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拨正了国家前进的方向,挽救了国家的命运,打通了“姓社姓资”束缚人们头脑的枷锁,促成了全党和全国又一次思想大解放。作为新闻记者在新闻工作中首先须关注大局,要把政治放在第一位。他说对大局的把握和强烈的责任感是他采写《东方风来满眼春》的重要动力。当时他想假如这么重大的新闻不作报道,就丧失了作为记者的使命感,共和国的这段历史可能也会丢失。于是,他排除困难,抓住时机,使得这篇报道得以顺利在《深圳特区报》上刊发,很快便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和影响。

《深圳特区报》原总编辑、《东方风来满眼春》作者陈锡添在作主题报告


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变迁研究》首席专家郑保卫教授作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的理论贡献》的主题报告。他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的理论贡献和成就,一是创立了中国无产阶级党报学说基本理论;二是搭建起中国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基本框架;三是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基本内容;四是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历史进程。为世界新闻学,特别是世界无产阶级新闻学和社会主义新闻学的丰富、创新和发展做出了独特的理论贡献。他指出当前我们要建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理论体系,关键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要体现“中国特色”,所谓“中国特色”就是应该具有中国基因、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二是要体现“社会主义”,就是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的,因此一定要警惕西方新闻观的负面影响;三是要体现“科学性”,要遵循新闻规律和按照学术规律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科学理论体系。

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百年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变迁研究》首席专家郑保卫作主题报告


新华社原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马胜荣在主题报告中,简要介绍了成立于1931年的新华社,90年来始终与党同在同向同行,不断发展壮大的奋斗历程及其光荣传统。他说作为党的整个事业的一部分,新华社担负起了作为党、政府和人民喉舌与耳目的神圣使命,完成了党所赋予的职责任务。他在报告中还着重阐述了新华社参考报道的发展历程、规范标准和指导思想,解析了参考报道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实事求是,全面反映情况,有喜报喜,有忧报忧。二是履行“耳目”职责,反映不宜公开报道的问题。三是坚持实事求是,如实向中央反映情况,坚持自己依据事实所作出的正确判断,同时也要注意修正错误,如果出现事实差错,要及时予以补正。

新华社原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名誉院长马胜荣作主题报告


广西日报社副总编辑黎攀作了《传承精神财富 牢记初心使命 守正创新做好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主题报告,他指出从毛泽东主席到习近平总书记,党的领袖始终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这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在革命建设改革中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进行了深刻论述,创造性的提出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作出重要工作部署,书写了马克思主义新闻事业的新篇章。他介绍了广西日报社以毛泽东主席关于办好《广西日报》的指示信为指引,以广西云融媒体生态系统为抓手,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各方面工作也上了新的台阶,形成了一体融合、两个循环、三级覆盖、四圈深融的融媒体发展思路。

广西日报社(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副总编辑黎攀作主题报告


在大会的主题演讲环节,由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支庭荣担任大会主持。八位专家学者作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支庭荣主持大会主题演讲

 

武汉大学罗以澄教授在题为《谈谈马新观学习与研究中应关注的几个话题》的主题演讲中指出在开展学习马新观教育应该思考三方面问题。一是如何正确领悟、理解、把握马新观具体论述与核心观念之间的关系;二是如何正确领悟、理解、把握马新观源与流之间的关系;三是如何正确领悟、理解、把握马新观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马新观学习和研究一定要做到两个“务必注意”,一是务必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二是务必注意把中国当下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传播工作的实践经验与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又具有世界普遍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说,从而丰富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院长罗以澄作主题演讲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建明作了《如何科学的宣传社会主义理论》主题演讲。他指出国内外媒体或者国外一些网民的错误认知,并进一步指出这些谬论对马克思主义是不了解、不熟悉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状况、所取得的成就和理论根据毫无所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方面,指出了一些理论刊物、报纸的理论版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问题忽视了,没有系统的深刻的阐述这个道理。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建明作主题演讲


南京大学丁柏铨教授在题为《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舆论思想的启迪意义》的主题演讲中,总结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舆论思想给我们的主要启迪,一是始终高举旗帜。百年来,一部中国共产党的舆论思想史,就是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旗帜的舆论思想发展史。二是牢牢坚持党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和党性原则,是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三是自觉遵循新闻规律。通过研究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舆论思想,可以也应该进一步增强按新闻传播规律和舆论规律办事的意识。四是勉力守正创新。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传播技术在不断进步发展,受众的要求在不断提升,媒体的形态在不断改变,在这一的背景下,唯有守正创新才是继续发展的出路。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丁柏铨作主题演讲


中国传媒大学雷跃捷教授在题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当代探索》的主题演讲中,从五个方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在当代的探索所具有的时代特征和实践路径,指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当代探索,是在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刻理解中展开的,是在对于世情、国情、党情、舆情的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中展开的,是在对于形形色色的错误新闻观点开展批判中展开的,是在对于中外新闻学和传播学丰富有益学术养料的充分吸收中展开的,是在对于当代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实践做理论升华这样一个过程中展开的。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原院长、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任雷跃捷作主题演讲


北京大学程曼丽教授在题为《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的主题演讲中,从师资、学员、研究会对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影响和研究会对中国新闻史乃至近代史重大影响四个方面介绍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密切关系,指出北京大学新闻学会的成立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却对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和中国新闻史乃至近代史,特别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重大影响。

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作主题演讲


华中科技大学张昆教授在题为《中共领导人百年新闻宣传观之演变》的主题演讲中,总结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共领导人新闻宣传观的演变过程,分析了演变的原因涉及社会环境、媒介生态,包括领导人代际间的关系等,指出的中共领导人的新闻宣传观的演变,给我们带来了要“在继承基础上发展”,要“与时俱进”,要“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四点启示。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原院长、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院长张昆作主题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邓绍根教授在题为《百年寻根: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党性原则的确立》是主题演讲中回溯了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党性原则确立的四个阶段,一是列宁对党性原则的系统论述,特别是他提到的办报建党思想;二是俄国(布)和共产国际代表来华传播和实践新闻舆论工作党性原则;三是党的一大初步确立了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的党性原则;四是党的二大通过了加入共产国际的21条,基本确立了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的党性原则。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新闻史学会联席秘书长邓绍根作主题演讲


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丁骋作了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新闻政策的形成和发展》的主题演讲。她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制定的新闻政策是百年党的新闻政策形成与变迁发展的起点。这项研究追溯了党的新闻政策的理论来源、并根据中国革命史分期考量党的新闻政策的变迁路径。研究认为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总是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分析中国革命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和任务,从当时革命实际出发来制定并不断调整新闻政策。这一系列新闻政策既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具体体现,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丁骋作主题演讲


此次研讨会亮点纷呈,其中“中国共产党红色新闻足迹的专场论坛给与会者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成长发展足迹。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执行会长、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主持了专场论坛。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陈开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陈建云、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徐新平、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信凌、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郭小良、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乔云霞,分别代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发源地北京、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上海、毛泽东《湘江评论》创办地长沙、井冈山根据地和中央苏区创办地江西、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所在地延安和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驻地西柏坡介绍了在艰苦的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对推动党领导的整个革命事业所作出的独特贡献。正是这些红色地标串联起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红色足迹。

 

研讨会专门为共同主办单位的院长和书记,围绕“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学习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两大主题设置了两场论坛。两场论坛分别由黑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徐江善教授和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新闻传播学学科教指委委员韩立新教授主持,评议人分别是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陈作平和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

在第一场论坛中,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唐兴介绍了学院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四点主要做法:一是通过打造国家“金课”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什么;二是通过读书活动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三是通过“三全育人”涵养新闻学子的新闻情怀;四是通过新闻实践让学生清楚如何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方增泉介绍了学院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三个特点:一是深入课程。即必须深入到专业课程之中,由校内外专家组织专家团队给学生上课;二是加强实践。学院和四川凉山州开展“智慧赋能·乡村振兴”项目,组织学生自觉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培养和提升留守儿童和农村孩子的媒介素养;三是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以加深学生的思想认识,提升学生的理论修养。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院长张昆认为,新闻教育做得怎么样、办得水平如何,在相当程度上跟院长、书记有着直接关系。他分享了自己30年来一直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将新闻传播学院的基础理论课程作为一个整体,通过顶层设计进行基础课程群的建设,包括马新观、新闻学原理、传播学原理等,还有一些新闻交叉课程等。他认为把这些基础作为一个课程群,从顶层作重新规划和设计,可以解决学生的专业自信,提升学生的专业精神,为学生铸造专业之魂。

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周德仓介绍了该院利用部校共建资源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教育的做法:一是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会邀请学生和老师组成采访团队,跟随中央媒体一起到西藏采访;二是每年承办西藏新闻奖评选,把新闻奖评选与教学结合起来,特别还组织学生参加网信办的网络新闻评论,通过评论进行专业教育与研究;三是严格执行部校共建“双千计划”,媒体采编人员和学院老师相互跨界交流;四是组织本科生、研究生开展社会考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社会,了解民生;五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课程团队、学术研究团队和学术研究平台建设。

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朱杰介绍了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几点做法:一是构建课程体系。把《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课,作为马新观课程体系的引领课程;二是在课程之外加大实践。把学生从学校课堂带到社区和民族地区进行采访写作,并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进行改革,用毕业设计和毕业作品代替毕业论文;三是利用自身条件,在课程内加强思政内容;四是把党建和专业教育加到一起,形成常态化做法。

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院长卿志军介绍了学院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做法:一是课程教学要讲好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变迁结合案例来分析;二是加强课程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开设相关核心课程,让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三是开设小课堂,邀请资深业界人士到校作专题讲座;四是开展“3+1”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五是开设新闻工作坊,按照项目给予一定启动经费支持和奖励;六是坚持在实践中培养人,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落实到新闻实践中。

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黄葵指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建院教育的基础,在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发展方向、课程体系以及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当中都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一是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论著选读等系列课程,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贯穿到基础理论、专业发展方向以及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中;二是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穿其中,寻找在专业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路径;三是在专业实践教学中有计划地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国情教育、省情教育,用好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做好红色文化教育,做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四是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树立学生的责任担当精神和人文价值情怀。

评议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陈作平对每位院长和书记的发言作了详细点评。他指出马新观教育的核心是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和真用四个方面。作为学术研究,对我们研究者提出了很大挑战,如何创新话语体系,让学生通过我们的话语体系牢固树立马新观,自觉抵制西方新闻观侵蚀,这些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深入研究的,要实现这些目标,今后依然任重道远。

 

第二场院长(书记)论坛,主持人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新闻传播学科教指委委员韩立新教授,评议人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教授。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支庭荣教授在发言中重点谈到了群众路线、专业队伍和科学技术运用三个方面对学院学科建设的影响:一是在学科建设上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包括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实习实践基地;二是在学科建设中特别注意专业人才,特别是媒体融合人才的培养;三是加强同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建设中的导向作用。

云南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廖圣清结合学院特色,谈了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看法。一是要有明确的目标建构。新闻传播学科需要强化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意识。二是要加强能力建设。回顾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发展,很重要的是把科学研究精神和思维引入到学科发展建设中,以提升整个新闻传播学科的学术水准,这方面学院的做法是加强实验室建设和跨学院合作。

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李世举认为新闻学科建设要坚持专业优化、课程提质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三个基本抓手。他介绍了该院的做法:一是明确办学定位,明确服务面向,探索鲜明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关注社会发展和技术发展现实,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将互联网思维、新媒体技术融入到新闻传播教育中。三是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全方位的协同育人体系,这应该是新闻学科建设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陶喜红从四个方面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品格:一是时空观念与主体观念相统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历史品格。新闻学一些基本原理、原则、属性不能丢;二是方向观念和服务观念相统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价值品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三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精神品格。无论是新闻学研究还是新闻实践,都要实事求是地坚持对真理的追求;四是责任担当和与时俱进相统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实践品格。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指导新闻报道,来引导新闻实践。

西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吴定勇介绍了学院四方面的特色办学理念:一是强基础。不管传媒技术怎么变,不管传播格局怎么变,新闻传播、信息传播都有其基本理论基础和策略原则;二是重实践。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是其实践性,应用性、技术性很强,闭门造车肯定不行,要有相当的课时放在媒体实践中;三是通媒体。这个“通”有两个含义,一是要懂媒体,精通媒体,特别是要精通媒体技术。二是要和媒体打通;四是有特色。一个是民族特色,一个是西部特色。

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王仕勇从社会学习、个体发展以及支持生产三个角度,提出学科育人,必须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他提出关于“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属于社会需要逻辑,在这个逻辑中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学科属性与政治属性的关系;二是学术追求与人民立场的关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属于个体发展逻辑,从学科育人的角度来讲,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专业发展及其思想政治需要;关于“怎么样培养人”的问题属于支持生产逻辑,这方面要对关系,一是本土与世界的关系,二是承与创新的关系。

南宁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徐健结合该院的实践谈了对学科建设问题的思考。一是跟数学统计学院等学院在课程上开展合作,如开设统计学课程、大数据挖掘课程;二是开始做教材。专业教材不仅仅是自己的老师编,而且要请了三方人员一起来编,因为现在是产学研用,需要让企业一起来做;三是开展实训。把一个个实训做成项目制形式,这种形式会倒逼学生掌握学习数据分发、大数据挖掘等基础技能。

评议人董天策教授在最后的点评中指出,学科建设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就是要考虑整个新闻传播学应该怎么建设;“微观层面”,就是解决每一个办学单位、每个教研机构该怎么样做的问题。他指出学科定位有五个要素:一是做好目标定位。一个学院的新闻传播教育到底是精英教育还是应用教育,还是职业教育要做好定位;二是做好人才和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首要的是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三是把学科做起来,谈学科的时候往往跟知识生产有关系,跟研究生教育有关系。四是做好专业建设。学科有特色后,回过头来支撑专业技术,教学、实践等会得到全面提升。五是做好管理制度和机制建设。要有一个好的制度安排、制度设计和好的机制。

 

523日上午研讨会举行了两场主题发言。主题发言分别围绕“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两个主题展开。

第一场主题发言由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宣传教育基地主任朱清河教授主持,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刘洁教授作评议,12位学者围绕主题作了精彩发言。四川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朱志刚的发言题目是《延安时期新闻学再认识:从何谓“理论”的角度》,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王晓岚的发言题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报管理思想及其新时代传承与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辑部主任陈富清的发言题目是《全面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于新闻工作重要论述》,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军事文化传播系副主任陈飞的发言题目是《抗战时期我党国际宣传体制的形成探析》,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宣传教育基地教授齐爱军的发言题目是《百年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生成、演进与创新》,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红的发言题目是《百年党刊:中共思想建党的主阵地》,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刘鸣筝的发言题目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路径研究》,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马梅的发言题目是《和而不同:中国选秀综艺中女性媒介形象的多元建构与底层逻辑》,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曹云雯的发言题目是《问题、语境、技巧:中国新闻奖评论获奖作品赏析框架的反思》,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唐远清的发言题目是《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宏刚的发言题目是《抗战前期中国共产党在<新疆日报>的新闻实践活动及其舆论影响力分析》。

 

第二场主题发言由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王仕勇担任主持,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丁柏铨教授作了评议,11位学者围绕主题作了精彩发言。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肖燕雄的发言题目是《“群众政治家”与政治家办报》,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苏俊斌的发言题目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央苏区红色宣传的社会网络研究》,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毛湛文的发言题目是《民族院校专业思政教育路径探索》,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副院长张宏邦的发言题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共产党新闻思想人民性的历史演进》,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治中的发言题目是《新闻传播“三全育人”试点院系人才培养的战略思考与实践》,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晓伟的发言题目是《“勿忘人民”的中国新闻学: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科建设探索》,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李欣的发言题目是《新文科视域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制实践》,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俄新闻教育高校联盟召集人赵永华的发言题目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后苏联在华的新闻活动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吴世文的发言题目是《中国公共话语中的印度互联网:历史及其比较》,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张丽萍的发言题目是《抗战时期边疆民族地区共产党报刊的舆论动员与政治认同建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斌的发言题目是《中共早期宣传策略的调适与党报理论形成的先声》。

 

在接下来举行的分论坛上数十名专家、学者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展开了深入的交流研讨。分论坛的议题包括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传承与发展的历史贡献、当代价值及未来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百年演进与发展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百年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变迁与发展”“新闻学术期刊的政治担当与学术品质五个方面,讨论内容涉及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与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其中国化等。



参加第五场分论坛的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现代传播》的潘可武,《广西大学学报》的李小文、《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的陈富清,人民出版社中国理论网的王熙元,《新闻与写作》的李蕾和李佳咪,《青年记者》的赵金,《新闻潮》的覃咏梅,《文化与传播》的刘洪、覃哲等新闻学术期刊的学者,以及来自福建人民出版社的魏清荣、新疆日报社的郑瑜和《陆军航空兵学院学报》的邹晶等学者,分别介绍了各自刊物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并围绕“新闻学术期刊的政治担当与学术品质”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他们表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实现第二个百年伟大目标的历史使命,新闻学术期刊应该大力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自觉担当起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指导编辑出版工作,同时要遵循新闻传播客观规律和期刊出版学术规范,提升办刊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学术研究、学科建设、传媒发展和新闻教育、人才培养。

 

在最后举行的会议闭幕式上,主持人、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唐兴把一直坚持听会的新华社原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名誉院长马胜荣,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建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丁柏铨,和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郑保卫教授,五位年过七旬的老教授请上主席台。几位老教授在简短发言中对研讨会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如何以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为契机,在此次研讨会之后更好地做好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与新闻实践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会议闭幕式


郑保卫院长最后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此次研讨会由全国31个省市的60余所新闻院系和研究机构共同主办,与会人员达160余人,规模较大;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高度重视,徐光春书记到会作主旨报告,规格较高;研讨会形式多样,亮点纷呈,达到了预期目的。他说举办此次研讨会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光荣传统,阐释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核心与精髓,揭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借以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我们给研讨会确定的主题词是“传颂百年伟业 书写时代辉煌”,想表达的是这样一个理念: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百年来在传播党的政策主张、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和守望公平正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后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身风云变幻的新时代,要继续传颂党的百年伟业,书写新时代的历史辉煌。

他指出开会的目的一方面是要总结经验,交流成果,但更重要的是要推进今后的工作。我们要借此次研讨会的势头,一是要推进新闻院校党史和党的新闻思想史的学习教育活动;二是要把马新观学习研究宣传教育活动推向深入,并努力将其提高到新的阶段;三是要推动高校新闻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因此,他希望与会者能够把研讨会的成果带到今后的教学、科研、学院建设和人才培养之中,把新闻院校的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与新闻实践研究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研究宣传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据悉此次迎接党的百年华诞举行的学术盛会,是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和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名义发起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等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60余所高校新闻院系和研究机构共同主办的。它也是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继2018年举办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新闻学术研讨会,2020年举办列宁诞辰150周年和恩格斯诞辰200周年新闻学术研讨会之后,举办的第四场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方面的新闻学术研讨会。此外,今年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还开展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读书学习活动建设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书屋”,掀起了全院师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热潮推动了全院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研究和教育工作。(完)

文字:陈婵 石舸飞

摄影:伍艺涛 肖萌 黄健 麦媛媛

指导老师:汪苑菁 张亚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