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课堂中感受民族文化

2024/05/20 16:35  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阅读:

 2024年5月15日,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在莫莉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此次活动结合《民族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课程,旨在增强同学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贯彻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5月6日至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在广西调研时强调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悠久,要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加强对考古实物、文化遗存、史料史实的挖掘利用,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从中华民族共同体高度把握历史叙述权和话语权。


广西历史“悠久、多元、融合、开放、同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展馆内遴选了广西珍贵历史文物,汇集了近年来广西考古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认真听取博物馆讲解员的介绍,仔细观看广西古代文明陈列,深入了解广西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老师引导同学们从民族新闻与文化传播的角度,思考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在当前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证。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活动,同学们不仅进一步了解了广西地区的历史,也深刻体会到了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意义。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分享了他们的参观感受。


张佳琪同学表示,每一件文物都见证着一个时代的波澜壮阔,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者。这次参观不仅更深刻理解了广西的自然风貌和历史文化,还了解了广西地区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深切感受到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性。


封晴同学认为每次参观博物馆都是一次与历史和文物对话的机会,特地在参观区博物馆前准备了要穿的中华汉服——马面裙。她在参观过程中了解到了羽纹铜凤灯的构造,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区博物馆里的每件文物都有独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大部分文物经过时间更迭,融合了多民族地区特色。不仅有国内民族特色,还包括国外民族特色,这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历史根据。


     

  我院《民族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课程的实践教学,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为平台,通过实地参观的方式,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强了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莫莉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思考理解民族共同体,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字/张倩楠

图片/张倩楠、封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