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青春“三下乡”| 广西大学:走进东兴文旅,共话边疆传播机遇

2025/09/12 22:35  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阅读:

9月3日至4日,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杨名宜、龙强老师带领6名学生,赴东兴市开展边境文旅调研。团队先后走访了东兴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国门微短剧孵化基地及京族博物馆 ,聚焦文旅规划、产业创新、非遗传承三个维度,通过座谈交流、实地探访等形式,为“讲好中国边境故事”积累丰富素材。

探文旅,共商边境文旅治理方向

9月4日上午,调研团与东兴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工作人员进行座谈交流,双方围绕当地文旅发展规划,中越文化交流活动、非遗传承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座谈会现场

郭坤海副局长介绍了东兴市以文旅融合促进边境发展的双重战略。一方面,当地重点打造“国门”与“滨海”两大风景线,通过升级基础设施与优化政策服务吸引跨境游客,旨在实现经济收益与固边稳边双赢 ;另一方面,依托独特区位优势,东兴市积极与越南政府部门对接,与越方轮流举办界河对歌、跨境竞跑、足球赛等跨境文体活动,助力中越友好交往与文化融合。

郭坤海副局长发言

合影留念

访基地,触摸文旅产业创新脉搏

在国门微短剧孵化基地,负责人陈轶诚及工作人员林轩旺,向调研团介绍了基地的创办过程与业务流程。该基地以“AI+微短剧”模式为核心,正构建文商旅协同发展的新业态。师生们参观了基地的微短剧主角体验馆、AI技术孵化中心等功能区,对AI生成动漫、3D打印角色等科技成果赞叹不已;基地还借助新技术挖掘东兴恐龙、京族哈节等本土文化符号,全力打造城市IP,为当地文旅产业注入新动力。


调研团与基地负责人合影留念

在京族博物馆,调研团借文字、实物与多媒体,近距离感受京族非遗魅力,馆内生动呈现其生产生活、文化艺术及婚俗礼仪。据工作人员介绍,国家级非遗京族哈节与独弦琴艺术,因融入现代元素、开展培训研学而受年轻人青睐,民间传播效果佳,但也面临核心技艺传承与产业化的矛盾,以及传承人队伍建设等难题。

参观京族博物馆


图文/付锦烨

视频/赵可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