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郑保卫教授为我院师生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2025/11/10 22:13  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阅读:

11 月 7 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曾担任我院院长的郑保卫先生,应邀在学院西报告厅,作题为《学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做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研究》的学术讲座。王仕勇院长主持了讲座李伟红书记以及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了讲座。

讲座中,郑保卫教授首先围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展开解读。他指出,不久前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我们国家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全会公报深刻揭示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他强调,意识形态工作关乎国家立心、民族立魂,而新闻舆论工作是意识形态斗争主阵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 “定盘星” 和 “灵魂”,与意识形态工作相互依存、促进,共同守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探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就必须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目标定位方面,郑保卫教授提出三大核心方向:一是将其作为新闻学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打破 “仅为政治话语” 的误解,明确其科学理论属性,渗透到新闻史论、业务、传播学等各类课程;二是将其作为新闻学专业教育的中心环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且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关键指标,确保其中心地位不被动摇;三是用其作为学生铸魂励志导向。通过 “铸魂” 筑牢学生思想根基、“励志” 激发学生职业理想和使命担当、“导向”引导学生树立准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标准。

谈及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实践要求,郑保卫教授表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紧密联系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工作实践需求深入学习,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意,提升全媒体环境下的传播能力;同时要结合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心理规律,不断完善学习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学院通过读原著、建马新观书屋、开展社会实践等方式开展教育,坚持与课程思政、三全教育等相结合,便是良好的教育范例。

讲座尾声,郑保卫教授以老一辈革命家教诲及导师甘惜分先生“学到老,活到老”的箴言勉励师生,并寄望新闻学子继承传统、守正创新,成长为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的优秀新闻人才

本次讲座是我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达文大讲堂”系列讲座之一。

郑保卫教授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特聘君武荣誉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副秘书长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新闻学科专家,中宣部教育部特别委托项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首席专家,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全国统编教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主编,教育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理论》首席专家。

2017年12月至2021年12任我院院长期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变迁研究(1921-2021)》、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背景下我国气候传播的战略定位与行动策略》,论文荣获广西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文字/元柳庆

图片/高融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