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院成功举办广西大学第195期“导师有约”系列活动

2025/11/13 20:38  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阅读:

11月11日下午,广西大学第195期“导师有约”活动在新闻与传播学院西报告厅温暖举行。我院薛强副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围绕“中国网络游戏出海与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这一主题展开分享,我院在校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从“玩物”到“载体”:重新定义游戏的文化使命

薛强老师指出游戏研究一定要结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党的二十大报告多次提出中国要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文化强国。如今,网络游戏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这些年《原神》《黑神话悟空》的成功出海,游戏已经成为增强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中国的软实力。近年来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至强的迅猛发展,市场规模较二十一世纪初增长了近千倍。这不仅是经济数字的跃升,更意味着一个崭新的、具备全球触达力的文化传播渠道已然形成。

破浪出海:中国故事的数字叙事策略

如何让这艘“数字之舟”承载好中国故事,成功驶向世界?薛强老师提出四个策略:一是要讲好中国古代故事,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古典文学与历史资源融入网游。二是要讲好中国现代故事、重视建设赛博空间。当前网游多侧重古代仙侠题材,对现代社会发展体现不足,需借鉴海外经验,推动游戏设定与现代城市结合,融入城市传播。三是在游戏中嵌入文化元素,通过内容潜移默化地传递中华文化,激发海外玩家的探索热情。四是注重文化融合与“杂交文化”,以日本动漫游戏相关案例为鉴,平衡国际传播符号与中华文化内涵,为游戏出海奠定基础。

虚拟与现实:青年一代的文化担当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针对游戏可玩性与文化属性的优先级问题,薛强老师指出,可玩性是产业底层逻辑,目的是获取收益;文化属性是产业壮大后的社会责任与机遇,二者相辅相成,可玩性打开市场,文化属性提升价值,成功的文化融合游戏还能获得官方支持并吸引海外玩家。

讲座尾声,薛强老师亦不忘提醒,在畅想游戏传播潜力的同时,需警惕其沉迷风险,倡导将游戏中获得的积极体验与成长心态应用于现实生活的“打怪升级”之中。

本期“导师有约”活动在师生互动的热烈氛围中圆满结束。与会同学表示,通过此次讲座,对网络游戏作为文化传播载体的功能有了全新认识,也为理解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视角。大家普遍认为,这场讲座兼具理论深度与现实意义,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和专业学习带来了重要启发。

文字/陈隽希

图片/元柳庆





关闭